上海海事大学2015年行政工作要点-凯发网站

索取号:g010-0202001-2015-0014发布时间:2015-03-17发布部门:信息公开

2015年,学校行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四个全面”重要精神,切实围绕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总体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和上海市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依法治校,全面完成学校“十二五”规划任务。

一、锐意改革,规划引领

1.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切实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 - 2020年)》,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好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制定1个总规划、9个专项规划以及各二级学院(研究院)规划。制定上海海事大学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主管领导:黄有方;分管领导:各分管副校长;牵头部门:发展规划处、有关职能处室)

2.扎实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根据《〈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年)〉实施方案》,聚焦国际学术前沿方向,紧密围绕国家和上海市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的重大领域,整合校内资源,搭建合理的学术梯队,建设我校高峰高原学科。(主管领导:孔凡邨;牵头部门:科技处)

3.全面开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试点工作。以《上海海事大学章程》制定为抓手,制度建设为保障,坚持依法治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全面开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试点工作,重点探索学校治理新机制。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力度,继续推进校级项目库的建设与实施,加强各类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2015年完成《上海海事大学章程》制定工作。(主管领导:黄有方;分管领导:门妍萍;牵头部门: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二、   本科教学、职业教育及培训工作

4.专业改革与建设。完成《上海海事大学本科教育与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推进“航运技术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两个“085工程”重点专业群建设、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打造优势专业。结合专业达标评估,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体系。

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扩大大类招生培养规模,覆盖面达到70%以上专业。遴选3-5个专业,在全日制本科学生中实行第二专业教育。进一步完善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物流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建设。

6.课程建设。开展双语、全英语教学课程评估,总结和推广优秀双语教学方法,建设一批优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组织第五批通识选修示范课程申报立项工作;以网上教学平台上线运行为基础,加快慕课开发工作;建设20门以上全程视频课程,从校级精品以上级别课程中遴选课程,制作相关微课程视频;积极申报上海市精品课程和全英语示范课程,加大国家级精品课程培育力度。

7.教材建设。鼓励与支持教师编写出版具有海事大学特色、反映学科建设水平的教材。完成学校三年规划教材建设任务;年内出版10本通识示范课程教材;重视全英语教材建设工作;推进航海类专业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工作。

8.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新平台建设;继续加大学科竞赛项目资助力度,2015年资助学科竞赛项目15项。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性,争取学科竞赛新突破;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

9.教学能力建设。全面实施教学激励计划,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坐班答疑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度、青年教师助教制度等;继续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做好新教师教学培训、本科教学公开观摩课、教师教学沙龙等工作;不断完善教学评价制度,继续做好全员教学评价工作;举办2015年上海海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10.教学管理。规范课程考核环节管理;在继续推进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教考分离工作同时,进一步扩大教考分离课程范围;继续推进小班化教学,严格控制大班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继续完善新教务系统,不断丰富课程中心内容,完成教师坐班答疑和学生辅导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

11.毕业实习和论文。加强毕业环节管理,各学院要充分发挥实习基地既有资源开展毕业实习,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毕业实习环节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将毕业设计选题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相互联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推进学生学术与诚信道德建设,从2015年开始对毕业设计(论文)采取抽检及盲审制度,实行论文“查重”,抽检比例不低于30%,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4-11项本科教学工作,分管领导:杨万枫;牵头部门:教务处)

12.职业教育。继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主动与相关行业企业加强对接;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培养,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职业技能比赛,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分管领导:杨万枫;牵头部门:教务处、各高职校区)

13.继续教育和培训。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夜大学生数不少于1000人。申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三个特色优势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院校”资格;进一步扩大船员培训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确保考试/评估科目一次性通过率高于同类培训机构。2015年上半年开始开展动力定位船舶人员(dp)培训,下半年开始开展油船、危险化学品船等特种船培训工作;维持航海类成人高职年招生规模不少于120人,完善“三明治” “订单式”培养模式;挖掘成人教育需求,探索继续教育办学新途径。(分管领导:杨万枫;牵头部门:继续教育学院)

 

三、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

 

14.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深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导师责权机制、评价监督机制、开放合作奖助体系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促进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15.研究生招生。积极做好研究生招生及招生宣传工作;完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加强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复试的质量把关;完善招生计划分配办法;规范硕博连读工作;进一步落实二级学院的招生自主权,加强对招生考试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试点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优质生源遴选制度。计划招收1500名硕士研究生、53名博士研究生。

16.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作用,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研究生教育各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功能和积极性,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调查、研究;注重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

17.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继续开展各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积极争取上海市专项支持;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等项目;组织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鼓励研究生参加全国性科技竞赛和学科顶尖学术会议,组织研究生参加全国性科技竞赛。

18.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2015年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8项,重点课程20项,双语课程2项;试点研究生课程模式改革,开展前沿课程研讨班、博士生学术沙龙等。

19.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2015年增加外派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数量;营造校内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氛围,加强学位留学生教育培养过程管理,提高学位留学生培养质量。

20.导师队伍建设。试点博士生导师岗位制改革,试点博士研究生指导导师组制度;试点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担任硕士生导师;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科学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意识,提升导师的指导能力,完善导师权责机制,保障研究生素质培养和学位论文研究质量;2015年举办博士生导师沙龙2场,组织全校研究生导师培训2次。

21.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充分发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各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学位授予质量控制工作中的作用,严格控制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建设研究生学位论文网上评阅系统,试点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网上评阅工作;培育优秀研究生论文。

2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积极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梳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和研究生产学研基地建设,完善实习实践工作;2015年举办企业导师培训活动2次;申报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项目2项,申报上海市示范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3项。

23.学位点建设。积极做好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和发展工作;全面开展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合格评估(自评估)工作,做好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相关学位点的教育部专项评估总结工作;适时开展学位点的动态调整工作。(14-23项研究生教育和学位点工作,主管领导:黄有方;牵头部门:研究生院)

24.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工作。抓好我国航运业急需高端人才的培养,建立包括博士、emba、高级经理人培训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办学吸引国内外高端航运人才的集聚,开展中国航运发展相关政策性、应用型研究。2015年完成150个emba招生指标。(主管领导:黄有方;牵头部门: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

 

四、招生就业和学生管理工作

25.招生改革。更新完善招生信息网;借助“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微信公众平台,更好的进行各类信息的发布、咨询及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各院系招生宣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完善学院网站有关招生信息内容。

26.就业工作。持续完善新版就业信息网,全面实现企业、学生及就业管理团队的“三通”管理模式;进一步形成校院两级就业市场联动,鼓励学院开拓就业市场,确保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签约率不低于70%;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加大“三团教育联盟”建设力度,打造全程多维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体系;进一步建设毕业实习实训基地,确保维持不低于100家实习地基,每年暑期提供实习岗位不低于800个。

27.易班教育和服务。整合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进一步拓展易班的教育和服务功能;启动易班学生事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鼓励和扶持各学院易班特色网络文化项目建设,加强易班班级建设,增强易班用户黏度,使我校易班注册人数突破36000人,易班点击率保持在全国前列。

28.学生服务。设立“励志学院”,开设特色培训专题,拟招募200名贫困生,结合感恩励志教育,提升该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主动联系奖学金设奖单位,提升资助工作成效;加快助学贷款审批及放款速度;以当前学生一卡通消费等大数据为基础,提升资助工作的绩效;做好学生社区工作,确保社区安全,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2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队伍的心理辅导技能;全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建立完善的同辈督导支持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心理问题学生咨询率;做好2015级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

30.学生管理。继续开展好学风建设月活动,提高学生毕业率,减少延长学制人数10%;办好上海海事大学第二期学生骨干培训班;加强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补充完善在读学生的各项信息;完善学生管理系统的查询、联络等功能,简化学生办事程序,并实现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综合素质考核等在线申请和查询功能;加强对违纪学生的思想教育,处分与教育并重。

31.辅导员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进一步推动辅导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继续开展辅导员示范岗建设;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活动月系列活动;推动辅导员科研工作的开展,大力推动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研究;做好2014年辅导员工作培育项目的结项和验收工作;继续资助和指导辅导员开展项目研究和工作探索。(25-31项招生就业和学生管理工作,分管领导:孔凡邨;牵头部门:学生处)

 

五、   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

32.学术委员会建设。重新制定我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探索成立2个专门委员会。充分发挥上海海事大学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技政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科研学术道德建设,营造严谨、务实、创新、协作的学术环境。

33.学科建设。做好校级创新团队年度绩效考核工作;做好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以及各学科团队的年度绩效评估工作。

34.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培育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做好航运技术和物流技术等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做好国家海洋局深海装备材料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和“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为抓手,全面开展我校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建设工作;继续抓好“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海事研究中心”等智库建设。

35.科研质量指标。发布并落实省部级科技类奖与人文社科类奖申报工作方案;继续实施“上海海事大学顶级期刊论文培育基金”,力保顶级期刊论文与esi高被引论文数量,稳步提高检索论文和esi收录期刊论文的数量;sci检索论文突破120篇;提升我校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突破120项,鼓励教师自主申报国际专利,组织开展第五届大学生科技创新专利竞赛。(32-35项工作,分管领导:孔凡邨;牵头部门:科技处)

 

六、  师资队伍建设和人事工作

36.人才引进。进一步完善学校、学院联动的引进机制,拓展人才信息来源,优化人才引进措施,建设人才服务体系,畅通人才沟通途径;建立与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相适应的人才特区,在特区内试行新的聘任办法、评价指标和薪酬制度,实现重点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在量和质上的提升;继续优化引进流程,提高引进效率,加大对学院师资引进工作的考核力度,扩大学校专任教师整体规模,适度发展专职科研队伍,计划引进数为100人。(主管领导:黄有方;分管领导:王海威;牵头部门:人事处)

37.教师发展。编制“十三五”师资队伍发展专项规划;继续开展2015年度入选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四大计划”人员培养及考核工作;全面推进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出台师资队伍培养实施意见,整合培养资源、改进培养方式;进一步扩大博士后流动站的培养规模,加强科研博士后、师资博士后人才培养工作。

38.人事管理。完成新一轮部门定岗核编工作,开展以学科为基础的专技职数核定工作;改进和完善人事聘任制度建设,规范部门聘任程序,出台聘余人员管理办法,形成合理有序的人员流动机制;修订专技岗晋升和续聘管理办法;继续做好编制内派遣人员转编、双限房申购等服务工作。

39.考核激励。出台新进教师“3 x”考核退出办法,逐步建立各类人员的淘汰机制;初步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做好学院考核工作;完善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继续深化薪酬制度改革。(第37-39项工作,主管领导:王海威;牵头部门:人事处)

 

七、 国际交流和教育国际化

40.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做好长期外籍教师的选聘及管理工作;加大聘请海外专家来校授课或专题讲座力度;积极引进、消化海外先进课程资源;建立健全聘请海外专家来校工作的规章制度。

41.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学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主动邀请有关境外知名人士来我校访问、参加会议、为教师和学生开专题讲座等;巩固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关系,积极探索合作的可能性;推动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及科研项目,推动与香港交通局、香港大学等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发展新的境外友好院校;利用好imla 上海中心的平台,鼓励学校教师向国际海事组织相关会议递交提案,进一步提高学校在国际海事教育界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推动与丹麦劳瑞森航运公司、哥本哈根商学院三方校企合作项目;推动与英国c-mar 集团合作dp中心的建设工作,与通用电气、德国tuv nord共建实验室工作;进一步巩固与境外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42.海外学习。加强海外学习、实习工作的宣传;启动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交换生项目及“2 2”联合培养项目、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3 1”联合培养项目、美国哈佛大学暑期学习项目、美国海运协会海外实习项目;利用境外友好学校、境外航运企业等渠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海外学习、实习机会;2015年各类海外学习、实习学生数400人。(第40-42项工作,分管领导:金永兴;牵头部门:国际交流处)

43.境外办学和合作办学。完成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就“物流管理”境外办学项目新一轮合作磋商并向教育部报批延期工作,争取把该项目办成境外办学项目示范品牌;扭转“国际运输与物流”项目招生困境;完成中荷机电学院合作办学项目延期工作;根据教育部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政策,做好新项目的申报工作。

44.留学生教育。发展多种形式的留学生教育,保持留学生规模每年10%的增长;利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上海市政府奖学金招收及吸引高质量的学位生来校学习;积极利用本校专业优势为相关国家培养并输送人才;计划新增1-2个短期项目,扩大短期项目学生的规模,提高自费学生比例;建立面向留学生的英语授课课程库,开设英语授课的专业、项目;逐步在临港校区开设留学生预科项目;建立留学生学费分配制度、完善培养管理费制度,提升二级学院在招收培养留学生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并严格留学生的培养。(第43-44项工作,分管领导:金永兴、杨万枫;牵头部门:国际教育学院、教务处)

 

八、  教育保障能力建设

45.协同合作。做好校长办公会决议等事项的协调办理、督查督办工作;组织好每两周一次的校长办公会议,会议纪要及时发布,重要事项督查督办;主动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强化协同事项督办,确保督办事项办结率100%。(主管领导:黄有方;分管领导:各分管副校长;牵头部门:校长办公室)

46.财务管理。加强资金筹措能力,保证收入稳定增长;稳步推进预算改革,深化二级学院综合预算管理,试点办学单位全成本核算,明确措施提高财力配置效率;优化财务内部流程管理,提升财务服务效率和水平;健全学校财经工作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率和财务工作绩效,力争财政拨款额度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全面执行预算,以往年度专款使用率达到90%,本科生学费收缴率达到98%以上。(分管领导:王海威;牵头部门:财务处)

47.监察审计。开展学校资产经营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2014年度财务决算外部审计工作;做好2015年基本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审计监督工作;做好2015年修缮工程竣工结算审价工作;做好2015年科研纵向课题结题及预算申报审签工作。(主管领导:黄有方;牵头部门:监察处、审计处、发展规划处)

48.校园基本建设。以“白玉兰”奖质量为目标,推进集装箱供应链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建设;启动研究生公寓、航运科技大楼、国际教育学院三个项目项建书的编制工作;编制《上海海事大学“十三五”基本建设专项规划》;做好港湾学校修缮改造项目管理工作;做好通州湾水训基地建设项目工作。(分管领导:肖宝家;牵头部门:基建服务中心)

49.信息化建设。编制“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健全信息化资源建设统筹管理机制;推进地区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提升学校在行业的影响力;以信息化手段推动基于服务师生的跨部门流程搭建,试点综合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相关项目;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深化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应用,将招生、实验室开放、教师上课与答疑安排、国际化教育、校友活动等信息通过校园网充分展示。(分管领导:王海威;牵头部门:信息化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50.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组织完成《上海海事大学“十三五”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继续开展特种(液货)船模拟教学平台等9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组织开展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等实验教学文件的修订工作,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占比;积极推动实验室开放,2015年内形成新型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并试行;继续做好航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现代港口物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并积极开展培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实验室基础信息、统计数据、开放管理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分管领导:杨万枫;牵头部门:实验室管理处、有关学院)

51.图书情报工作。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增强情报服务能力,提高文献资源利用效率;继续做好馆际互借、文献传递、通借通还服务,加强服务创新;继续改善学习、研讨环境;完成第五届“海大人文”品牌系列人文创新活动;满足校内学科情报需求、科研人员课题查新需求和师生提升信息素养需求,“国际海事信息网”访问量达到3,500万人次。(分管领导:杨万枫;牵头部门:图书馆)

52.期刊、出版工作。不少于2种期刊编校质量达到市级优良水平;管理好《中国航海》《航海技术》期刊,稳定过渡;杂志总社经营收入确保300万元、争取350万元。浦江出版社出版新书50~60种,重点做好国家和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工作;努力申报各类出版基金;预算实现收入超过500万元,比2014年增长5.8%;图书销售收入超过350万元,比2014年增长5.3%;实现全成本核算收支平衡。(分管领导:肖宝家;牵头部门:杂志总社、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

53.资产管理。启动《校园房屋及设施专项维修项目库建设办法》;制定学校“十三五”节能减排发展规划;对北区商铺经营业态进行调整;探讨推行公有用房的有偿使用;做好学校房产数据的更新与管理;清理整顿学校办公用房;继续推进节能型校园建设;完成学校能源管理平台建设,实现校园水电智能化管理。(分管领导:肖宝家;牵头部门:资产管理处)

54.校办企业管理。进一步理顺经营性资产管理体制,加大校办产业深化改革和规范化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各企业全成本核算,逐步建立产业财务结算中心,完善产业激励机制,促进校办产业走向市场化;落实与南通通州湾的战略合作协议;稳步提升企业效益,争取2015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0%,力争净利润突破1000万为常态化。(分管领导:肖宝家;牵头部门:海大资产经营公司)

55.后勤管理。进一步深化后勤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后勤各项制度,规范运作;逐步实现后勤公益性服务和企业性经营的剥离;提高后勤保障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师生服务满意度达到85%以上;重点做好饮食、学生公寓、校园等基础性服务工作;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实现较重大责任事故为零的目标。(分管领导:肖宝家;牵头部门:后勤服务中心)

56.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确保顺利通过挪威船级社(dnv)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证书换证审核和dnv三个规则证书的年度审核;结合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探索提高学校质量管理工作的方法与途径;探索质量管理内部审核工作的新方式,积极发挥二级管理代表制度在学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分管领导:金永兴;牵头部门:校长办公室)

57.校园安全。继续做好安全知识及法制知识的教育与宣传;规范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对重点、要害部位的防范检查;进一步开展技防建设,完善校内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有效安全防范体系。(分管领导:孔凡邨;牵头部门:保卫处)

 

九、  校园文化与校友工作

58.注册成立上海海事大学校友会。不断完善校友数据库,增强校友与母校联系,发挥校友资源优势,寻求校友对学校办学的支持,深化学校与校友的多方合作;要求各学院成立校友理事会,独立开展校友工作;校长办公室(校友联络处)给予指导和扶持,将已搭建的各地校友联谊会平台、已经掌握的校友数据库资源向学院开放;推进上海海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主管领导:黄有方;分管领导:金永兴、杨万枫;牵头部门:校长办公室)

59.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聚各方力量,共促和谐发展。进一步活跃和繁荣校园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航运特色主题,开展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和文化活动,形成若干相对稳定的品牌文化活动形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梳理和凝炼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推进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着力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不断增强全校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拓展宣传的渠道,努力提升学校在行业和社会上的认可度。(主管领导:金永兴、黄有方;分管领导:门妍萍;牵头部门:宣传部 )

 

发布日期: 
2015-03-17
/
网站地图